当前位置: 首页 » 找资讯 » 印刷知乎 » 正文

数字印刷助推图书出版供应链优化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30  来源:互联网  作者:搜印网  浏览次数:833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与2015年相比,2016年期刊总印数下降6.29%,总印张下降9.43%;报纸总印数下降9.31%,总印张下降18.50%;但是图书总印数增长4.32%,总印张增长4.58%。在互联网和移动端应用迅速普及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供应链的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并影响着日常出版工作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推动着图书出版业正向增长。数字印刷凭借可变、个性化的特点和优势,成为图书出版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推动着图书出版供应链的战略优化。

传统的图书出版供应链

供应链是指“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与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有效集成供应商、制造商、仓库与商店的经营活动”。图书出版供应链管理需要把作者、出版社、印刷公司、销售渠道等有效组织起来,顺利完成图书的整个出版经营活动。图书出版供应链的优化是指对出版经营活动中节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流程进行管理上的提升,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出版价值。

传统图书出版供应链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图书出版供应链驱动方式是典型的推动式。通常情况下,图书印制计划是建立在市场需求预测基础上,图书印制出来后配送到各个销售渠道,再由销售渠道逐级推给读者,读者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种模式生产数量集中,可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传统印刷与之相配,印数越多,单册成本越低。现今图书出版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同类图书较多,读者不再是被动接受,更多时候读者会在极为丰富的图书资源中挑选,出版社只有把内容做得更精细,反应速度更快捷,方能赢得市场。图书之间的比拼是哪本书更符合读者预期的内容、更吸引读者的装帧印制形式、更迎合读者消费习惯的快速供货通道。出版社如果不能按照市场反应及时安排每个印次的印数和供货周期,其结果要么是图书太多在仓库变成废纸,要么断档,读者转而找其他同类图书,加印后的图书又很可能变成废纸。市场的变化给出版业带来的挑战之一就是库存,不少出版社库存品种和库存数量已经非常接近或已经超过警戒线。主要是因为图书的预测印数与最终销售数量之间的偏差超出合理范围,单纯的推动式图书出版供应链方式已经不具备竞争力,需要结合拉动式供应链特点予以优化。

数字印刷助推图书出版供应链优化

图书出版供应链从推动式往推拉结合式进行整个网链的结构优化,主要目的是借助各种应用技术让读者全程参与到图书出版过程中,让读者真正成为供应链中的驱动源,并通过各节点企业的无缝对接,更大程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更加及时快速地把图书交付给读者。以前囿于传统印刷的千册起印,无法为一些小众读者提供服务。现在能够实现单册起印的数字印刷可以随时为读者提供特定的产品,调动了读者的参与意愿,为图书出版供应链向推拉结合式优化提供了可能。

引进版图书在引进前有原版图书进口业务,供应链更为复杂和完整,更能体现出优化价值,笔者将以引进版图书出版供应链为例,分析数字印刷在图书出版供应链战略优化中的作用。出版社可以建立基于微信的移动端网上商城,通过原有实体销售渠道和自媒体营销渠道,聚集一批最有黏性的读者。有了这个平台,出版社可以把原版图书以试读和销售的方式在平台上展示,通过读者对书稿的阅读,以及他们的购买意愿,更真实地了解读者对图书的态度,确认图书的出版价值和出版需求,从而可以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对内容进行更符合读者需求的修改编辑,并采用更符合读者期望的产品外观。在完成图书引进和出版程序并做好编校及工艺设计后,在图书付型前,出版单位也可以先提供数字出版读物的销售服务,并同时在网上商城进行众筹出版活动。该活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确保每一本图书都是有订单的,还可以作为图书的市场试水,更可以作为对网上商城读者的回报。这些读者是该书第一批尝鲜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出版单位与读者的黏性。

众筹活动结束,根据市场反应确定印数,图书进入批量印制阶段。印厂印制并送货到出版社仓库,出版社发货到各销售渠道,各销售渠道销售给读者,实现供应链的完整流程。此优化模式突出了读者真正的需求,间接让读者参与了选题策划、内容编校和印数确定等决策过程,读者成为真正的驱动源。在此出版供应链优化过程中,数字印刷不可或缺,而且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第一,在原版图书平台试读和销售阶段,传统模式是先通过图书进出口公司购买原版成品进行营销,纯粹是原版图书的买卖行为。数字印刷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限,使原版图书试读和销售的作用发生了改变。如果出版社和国外出版商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国外出版商在中国有印制业务,出版社可以按网上商城的订单数(此类订单一般都达不到传统印刷起印量)通知国外出版商和指定的印刷企业,印刷企业采用数字印刷的方式进行按需小批量印刷,出版社办理快速通道的图书进口手续,然后配送给读者。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了国外图书预审读政策,出版单位可以在内地直接采用数字印刷方式对符合政策的国外图书进行按需印刷。

如果不是引进版图书,只是一般的书稿,则只需和作者确定营销方案。当然这个阶段没有原版成书可以利用,但可以把作者手稿内容做一定处理,予以碎片化,作为不同章节内容的资料提供给读者试读或购买。读者有极大的自由度,可以对不同章节予以挑选,组合出自已需要的内容,然后通过数字印刷变成一本个性化的资料书。如果是文学艺术类,还可以对作者的部分手稿进行营销,按需印刷给有需要的读者。

第二,移动端网上商城众筹出版活动和一般的图书众筹有所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读者购买情况给批量印制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这种众筹印量一般不会太大,数字印刷是最好的选择。同时,既然是众筹活动,出版社完全可以为读者提供各类个性化服务,让这些忠实读者得到超出预期的价值,并体现出众筹出版产品与规模化批量印制产品的差异。这种个性化需求服务的前提是需要数字印刷支持。

第三,当图书进入批量印制阶段后,数字印刷依然可以与传统印刷结合,成为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现在的读者更重视图书给个体阅读带来的独特体验,一方面他们需要有批量印制图书提供的统一的文本叙述和图画呈现,另一方面又希望在其中加入一些属于读者个人的东西。出版社可以针对图书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完全可以在批量印制的图书基础上,根据个体需求,增加一些个性化内容。人的天性是在得到共性内容的同时收获专属的东西。如果我们能把传统印刷的批量产品和数字印刷的个性附加产品结合起来,便可以让图书的出版价值得到更大体现。

在图书加印阶段,数字印刷还可以作为传统印刷的一种有力补充。图书的畅销和常销是出版社都期盼的,但图书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进入衰退期的图书有了订单,传统出版供应链的做法是再增加一个印次的批量印刷,放仓库慢慢卖,只要在动销就行,多长时间卖完就不可而知了。但在牛鞭效应的影响下,很可能会一次印得太多,结果在仓库变成滞销库存。如果出版社图书品种少影响不大,但出书规模稍大且品种较多时,图书的库存压力就大了,更遑论效益。合理的方法是根据市场反应,在销售高峰过后对订单采取审慎态度,处于衰退期的图书更是要慎之又慎,可以采用数字印刷的方式按单生产,不再批量备货,这是出版供应链优化的重要一环。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相搭配,优化图书出版供应链结构,实现益最优。


相关搜索:欧美二手印刷机欧美二手海德堡胶印机欧美二手小森印刷机欧美二手罗兰胶印机


 
 
[ 找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热门推荐
最近更新
浏览排行
保存本站桌面快捷方式 ↓   
环球印城 科印网 新华社印务 中国印刷人才网 必胜网 大道印刷业 中喷网 包联 中国包装印刷产业网
我的耗材网 慧聪印刷 集萃丝印特印网 阿里巴巴 慧聪 小森印刷机械 曼罗兰 高宝 海德堡